音像制品制作管理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3 10:10:16   浏览:936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音像制品制作管理规定

新闻出版总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令

第35号


   《音像制品制作管理规定》已经2007年12月26日新闻出版总署第2次署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4月15日施行。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 柳斌杰
                                   二〇〇八年二月二十一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音像制品制作经营活动的管理,促进音像制品制作行业的发展和繁荣,根据国务院《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出版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音像制品制作是指通过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将声音、图像、文字等内容整理加工成音像制品节目源的活动。
  第三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制作含有《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第三条第二款禁止内容的音像制品。
  第四条 国家对从事音像制品制作经营活动实行许可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音像制品制作经营活动。
音像出版单位从事音像制品制作经营活动,无需再申请取得《音像制品制作许可证》。
  第五条 新闻出版总署负责对全国音像制品制作管理工作实施监督。
  县级以上地方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音像制品制作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 制作单位设立
  第六条 申请设立音像制作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音像制作单位的名称、章程;
  (二)有适应业务范围需要的组织机构和音像制作专业技术人员,从事音像制作业务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得少于5人;
  (三)有50万元以上的注册资本;
  (四)有必要的技术设备;
  (五)固定经营场所面积不低于100平方米;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审批设立音像制作单位,除依照前款所列条件外,还应符合本地区音像制作单位总量、布局和结构的规划。
  经报请新闻出版总署同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地情况,对设立音像制作单位所需注册资本和经营场所面积另行规定。
  第七条 申请设立音像制作单位,由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审批。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设立音像制作单位的申请书之日起6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批准的,发给《音像制品制作许可证》;不批准的,应当说明理由。
  第八条 申请设立音像制作单位,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请书,申请书应当载明单位名称、地址,制作业务范围,资金来源及数额,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姓名、住址等内容;
  (二)单位章程;
  (三)专业技术人员的资历证明文件;
  (四)由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出具的注册资本验资证明
  (五)经营场所使用证明。
  第九条 音像制作单位变更名称、业务范围,或者兼并其他音像制作单位,或者因合并、分立而设立新的音像制作单位的,应当依照本办法第七条、第八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并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相应的登记手续。
  第十条 音像制作单位变更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或者终止音像制作经营活动的,应当到原登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并在10日内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 自取得《音像制品制作许可证》6个月内未开展音像制品制作业务或者停业满1年的,由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注销《音像制品制作许可证》。


第三章 制作经营活动管理
第十二条 音像制作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应当接受所在地地市以上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组织的岗位培训。
第十三条 音像制作单位必须有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并填写制作文档记录。制作文档记录须归档保存2年以备查验。
制作文档记录由新闻出版总署制定统一格式。
  第十四条 音像制作单位接受委托制作音像制品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与委托方订立制作委托合同,并验证委托方《营业执照》或者身份证明材料。
  前款所涉及的合同、《营业执照》及身份证明材料复印件,音像制作单位应当归档保存2年以备查验。
  第十五条 音像制作单位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接受委托制作的音像制品提供给委托方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
  第十六条 音像制作单位制作的音像制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质量、技术标准和规定。
  第十七条 依法设立的音像制作单位有权在出版的音像制品及其包装上署名。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制作单位名义在音像制品上署名。
  第十八条 音像制作单位每2年履行一次年度核验手续。
  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负责年度核验工作并制定具体办法。
  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应在年度核验工作完成后30日内将年度核验情况报新闻出版总署。
  第十九条 音像制作单位须遵守国家统计规定,依法向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报送统计资料。
  第二十条 音像出版单位可以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或者外国的组织、个人合作制作音像制品(以下简称合作制作音像制品),但应由音像出版单位在制作完成后10日内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一条 合作制作音像制品应报送以下备案材料:
  (一)合作制作音像制品的名称、节目长度、载体形式及内容简介等;
  (二)合作双方的名称、基本情况、投资数额;
  (三)项目合作合同。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 未经批准,擅自设立音像制品制作单位,擅自从事音像制品制作经营活动的,依照《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处罚。
  音像制作单位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以制作单位名义在音像制品上署名的,按照擅自从事音像制品制作经营活动处罚。
  第二十三条 制作明知或者应知含有《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第三条第二款禁止内容的音像制品的,依照《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第四十条的规定处罚。
  第二十四条 音像制作单位接受音像出版单位委托制作音像制品未依照本规定验证有关证明的,依照《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处罚。
  第二十五条 音像出版单位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或者外国的组织、个人合作制作音像制品,未按本规定报送备案的,依照《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处罚。
  第二十六条 音像制作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照《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处罚:
  (一)变更名称、业务范围,或者兼并其他音像制作单位,或者因合并、分立而设立新的音像制作单位未依照本规定办理审批手续的;
  (二)变更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或者终止制作经营活动,未依照本规定办理备案手续的。
  第二十七条 音像制作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出版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未按本规定参加岗位培训的;
  (二)未按本规定填写制作或者归档保存制作文档记录的;
  (三)接受非出版单位委托制作音像制品,未依照本规定验证委托单位的有关证明文件的或者未依照本规定留存备查材料的;
  (四)未经授权将委托制作的音像制品提供给委托方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的;
  (五)制作的音像制品不符合国家有关质量、技术标准和规定的;
  (六)未依照有关规定参加年度核验的。
  第二十八条 音像制作单位未依法向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报送统计资料的,依据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统计局联合颁布的《新闻出版统计管理办法》处罚。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音像制品制作许可证》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制定的样式印制。
  第三十条 在本规定施行前已经取得《音像制品制作许可证》的音像制作单位,在经营期限届满前可继续从事音像制作业务;经营期限届满,需延长经营期限的,应当依照本规定重新办理审批手续。
  第三十一条本规定自2008年4月15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的决定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公 告



(第七十三号)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的决定》已经2006年6月29日安徽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6年6月29日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的决定



(2006年6月29日安徽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安徽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根据行政许可项目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全面清理的需要,决定对《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作如下修改:

第二条第二款修改为:“ 根据保护风景名胜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的需要,在风景区外围要确定保护地带,其具体范围由黄山市人民政府提出初步划定方案,经黄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后,市人民政府确定保护地带划定方案,报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重新公布。



劳动部关于做好1996年元旦、春节期间困难企业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

劳动部


劳动部关于做好1996年元旦、春节期间困难企业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
劳动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国务院有关部门:
1996年元旦、春节即将来临,为了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关于各级政府都要关心困难企业职工和离退休人员,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千方百计解决部分群众生活困难问题的通知》(中办发〔1995〕18号)的精神,进一步落实并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做好
元旦、春节期间困难企业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各级劳动部门要高度重视,抓紧抓好这方面的工作。1996年是“九五”计划的第一年,做好元旦、春节期间保障困难企业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的工作,对于体现党和政府的关怀,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调动他们投身“九五”建设的积极性,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
要意义。为此,各级劳动部门要由主要领导同志牵头,组成专门工作班子,在元旦、春节前对本地区、本部门的困难企业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生活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调查,了解、掌握其总体状况及具体情况,向当地人民政府汇报,会同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落实有关解困政策,采取有效措施,
解决他们的实际生活困难问题,切实保障困难企业职工和离退休人员月生活费不低于当地民政救济标准。
二、抓紧落实困难企业职工元旦、春节期间基本生活保障所需资金并做好发放工作。各地劳动部门要贯彻“困难企业职工生活保障和分流安置工作座谈会”精神,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国家已规定的各项保障职工基本生活的资金来源政策。要会同企业主管部门督促有条件开立工资预留户的
企业,尽快开立工资预留户;对企业自身确实无法筹集生活费的,要与有关部门积极协调实行地方财政补贴、企业主管部门调剂一部分资金、银行提供一部分贷款的“三家抬”办法;对于参加失业保险的困难企业中基本生活确无保障的职工,经批准可以从失业保险基金中发给救济金。在已
建立“扶困基金”和“送温暖工程基金”的地区,要会同有关部门将其与按现行政策落实的资金统筹使用,充分发挥这两项基金在元旦、春节期间及时保障困难企业职工基本生活和开展生产自救方面的作用。在尚未建立“扶困基金”的地区,要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创造条件建立“扶困基金”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三、切实做好元旦、春节期间困难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对已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并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的,社会保险管理机构要按时、按标准支付离退休金;因企业特别困难或濒临破产、不能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的,经当地政府批准,可以采取缓缴措施,元旦
、春节期间,社会保险管理机构要采取措施保证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对未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困难企业,要建议当地政府责成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给予适当帮助,以保障其离退休人员平稳度过元旦、春节。
四、各地劳动部门要在当地人民政府领导下,配合企业主管部门积极组织困难企业职工开展多种形式的生产自救。当前,要着力抓好组织劳务协作、以工代赈、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等项生产自救活动。要会同企业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加强指导,想方设法“牵线搭桥”,为困难企业职工开
展生产自救活动提供帮助和扶持。困难企业的领导要振奋精神,坚守工作岗位,与职工同甘共苦,发动和带领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活动,妥善安排元旦、春节前后的生产和元旦、春节期间的职工生活。
五、各级劳动部门要积极参加当地人民政府组织的“送温暖活动”,与有关部门共同组成元旦、春节期间困难企业职工慰问团组,开展慰问活动。深入了解困难企业和职工家庭的困难,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困难企业职工家里,同时将国家解困工作的政策和
措施直接传达到职工,使他们看到解困的希望,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
六、各级劳动部门要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工作,及时发现不安定隐患,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劳动监察机构要加强对企业贯彻执行《劳动法》有关最低工资规定的监察,切实保障困难企业中仍维持正常工作的职工,其所得劳动报酬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对元旦、春节期间出现的集体劳
动争议案件,劳动争议处理机构要按照“快立案、快办案、快结案”的原则从速处理,防止矛盾激化。
关于元旦、春节期间开展困难企业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情况,请各地于1996年3月10日前报劳动部劳动关系与监察司。



1995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