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洛阳市城市供水管理办法》的决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04:40:04   浏览:991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洛阳市城市供水管理办法》的决定

河南省洛阳市人民政府


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洛阳市城市供水管理办法》的决定

(2005年7月6日洛阳市人民政府第1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05年7月26日洛阳市人民政府令第81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洛阳市人民政府决定对《洛阳市城市供水管理办法》作如下修改:



  一、第二十三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一款,内容为“城市专用消火栓由城市供水企业安装、维修、管理,费用从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列支”。



  二、删去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



  三、原第三十二条修改为“管径50mm及其以上的城市公共供水用户投资新建、改建总表以内供水设施的,其设计方案应当报城市公共供水企业备案;工程竣工经城市公共供水企业确认不会对城市公共供水管网造成污染后,方可供水”。



  四、删去原第三十三条第二款。



  五、原第三十七条中的“附表二”修改为“附表一”。



  六、原第三十八条“非火警、非公安消防机构擅自使用消防用水设施的”后增加一句,内容为“以及采取其他方式盗用城市公共供水的”,同时,将“附表三”修改为“附表二”。



  七、原第四十条中删去“相应资质和”五字。



  八、删去原第四十一条。



  九、删去原第四十四条第(一)项。



  十、删去原第四十五条第一款第(一)、(十)项,删去第(六)项中“未取得相应资质的机构对二次供水设施进行清洗消毒的”的内容。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洛阳市城市供水管理办法》根据本决定作修改并对条款顺序作调整后,重新公布。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劳动部、人事部关于颁发《〈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实施办法》的通知

劳动部 人事部


劳动部、人事部关于颁发《〈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实施办法》的通知

1994年2月8日,劳动部、人事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人事(劳动人事)厅(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我们制定了《〈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实施办法》,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将执行中的经验和问题按两部的职责范围,分别报送。
附件:《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实施办法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实施办法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的职工。
第三条 职工实行每日工作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44小时的工时制度。实行这一制度,应保证完成生产和工作任务,不增加人员编制和财政支出,不减少职工的收入。
第四条 在特殊条件下从事劳动和有特殊情况的职工,按照国务院或者国务院劳动人事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可以再适当缩短工作时间。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需缩短工时的,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主管部门按隶属关系提出意见,报国务院人事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企业需缩短工时的,属于中央直属企业的,经主管部门审核,报国务院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属于地方企业的,经当地主管部门审核,报当地劳动部门批准。
第五条 由于工作性质和职责的限制,不宜实行定时工作制的职工,由国务院行业、系统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国务院劳动、人事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
第六条 各单位在正常情况下不得安排职工加班加点。下列情况除外:
(一)在法定节日和公休假日内工作不能间断的;
(二)必须利用法定节日或公休假日的停产期间进行设备检修、保养的;
(三)由于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等临时发生故障,必须进行抢修的;
(四)由于发生严重自然灾害或其他灾害,使人民的安全健康和国家资财遭到严重威胁,需进行抢救的;
(五)为了完成国防紧急生产任务,或者完成上级在国家计划外安排的其他紧急生产任务,以及商业、供销企业在旺季完成收购、运输、加工农副产品紧急任务的。
第七条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由于需要完成紧急任务加班加点的,应安排同等时间的补休。
第八条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工作和休息时间,自《规定》施行之日(即1994年3月1日)起,第一周的星期六和星期日为休息日,第二周的星期日为休息日,依此循环,不受月份、年份限制。
因工作需要,个别部门、单位不能执行上述统一规定,为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行需要轮班的,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并报各级人事部门备案。
第九条 企业单位实行平均每周工作44小时工时制度。根据具体情况,可将每周中的两个半天休息时间调换为一天休息。
第十条 从1994年3月1日开始施行平均每周44小时工作制度确有困难的个别行业、企业,可以适当延期,但最迟不得超过1994年5月1日。
第十一条 各级劳动、人事部门对《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的,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二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办法可制定实施细则。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劳动部和人事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1994年3月1日起施行。


中药市场治理整顿验收标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药市场治理整顿验收标准

1990年7月24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一、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六部委局国中医药经〔1990〕4号文《关于整顿中药流通秩序的通知》要求,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中医药经〔1990〕10号文《关于核发中药生产经营企业合格证工作安排意见及验收准则的通知》核发《合格证》审批程序,所有生产经营中药企业必须按《药品管理法》和《实施办法》规定领取“两证一照”;做到供应医疗单位,零售药店、药厂等中药批发业务由国营药材商业专业企业统一经营,对委托下伸的中药商业网点代批发业务,必须具备经营中药有关规定条件,对其它任何单位和个人的中药批发业务经营权全部撤销。
二、县以上各级中药主管部门与卫生、工商等有关部门紧密配合,设立了相应的市场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明确了市场管理职责,并制定中药市场管理办法和检查制度。统一协调,对中药市场做到齐抓共管。
三、中药经营网点设置合理,各经营企业必须明确经营方式和经营范围。
四、严格执行国家物价政策和中药价格管理办法,中药市场实行明码标价,遵纪守法,照章纳税。
五、树立了明确的经营思想,服务态度有明显改善,服务质量有较大的提高,并有相应的服务规范和制度。
六、对中药材集散(贸)市场制定了强有力的管理措施。国营、集体、个体工商户经营中药材按审批程序领取了“两证一照”,经营品种、不超出批准范围,药农出售自产中药材有村民委员会证明,整个市场做到有组织、有秩序经营。
七、无证照或“两证一照”不全经营中药的国营、集体和个体工商户已停止经营。流入市场假劣中药已得到有效控制,市场秩序明显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