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能源利用监测管理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6 09:14:45   浏览:972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广东省能源利用监测管理办法

广东省人民政府


广东省能源利用监测管理办法
广东省人民政府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能源利用监测工作,降低产品能源消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国家《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广东省节约能源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要本办法所称能源是指煤炭、焦炭、原油、重油、汽油、柴油、电力、煤气、外购蒸气、外购水、水力、薪柴和蔗渣等。
所称能源利用监测(以下简称监测)是指运用能量审计和现场测试手段,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情况、耗能设备、产品能耗和供能部门供能质量进行检查和测试。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省范围内的企、事业单位(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和中央、外省在粤的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部队、学校和个人。

第二章 监测机构和职责
第四条 省设立能源利用监测中心(以下简称监测中心),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全省监测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指导、协调全省监测工作;
(二)协助制定我省监测规范、标准和测试方法;
(三)收集、整理、储存全省监测数据、资料,开展能源测试技术咨询服务;
(四)负责省级节能新产品、新设备的能耗测试和技术鉴定的检测工作;
(五)有选择地对省内各地用能单位进行监测;
(六)组织开展监测技术合作、经验交流活动和监测人员的技术培训。
第五条 市设立监测中心(站),主要职责是:
(一)编制本辖区监测工作计划和阶段监测计划;
(二)负责本辖区监测工作;
(三)定期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省监测中心提供本辖区监测数据、资料和工作报告;
(四)负责本辖区节能产品、新设备能耗测试工作,开展监测技术交流活动和提供能源测试技术咨询服务。
第六条 监测中心(站)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能力独立完成监测工作的助理工程师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三至五人,仪表工一人,化验员一至二人;
(二)有必需的监测仪器和设备;
(三)有健全的仪器、设备、药品和化学试剂的保管制度、标定制度及工作制度。
第七条 省、市经济委员会的节能管理机构分别是省、市监测中心(站)的业务主管部门。
第八条 市监测中心(站)的设立,由其业务主管部门报告市人民政府审批,并经省经济委员会对其开展监测工作的条件审核认可后,方可开展监测工作。

第三章 监测程序和处理
第九条 监测中心(站)开展监测工作,应会同被监测单位的业务主管部门进行,并提前十五日联合向被监测单位发出《监测通知书》。被监测单位在接到《监测通知书》后,必须按要求做好准备工作,不得拒绝和阻挠。
第十条 监测中心(站)进行监测时, 必须严格按国家、部、省规定的能源技术规范和标准执行。
所执行的能源标准是国家标准局颁发的GB2586—81《热量单位称号与换算》、GB2587—81《热设备能量平衡原则》、GB2588—81《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GB2589—81《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3485—83《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
B3486—83《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守则》以及我省依据上述标准制定的省级标准。
第十一条 监测完毕,被监测单位和监测人员应在监测记录上盖章和签名。
第十二条 监测中心(站)应在监测完毕后十五日内向被监测单位及其业务主管部门、同级节能管理机构提交监测报告。
监测报告应载明以下内容:监测项目、测试数据、分析结果、合格与不合格项目、处理意见
第十三条 经监测不合格的,由监测中心(站)向其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并确定复测日期。经复测仍不合格的,由监测中心(站)按《条例》和《办法》规定向被监测单位发出《处罚通知书》。
第十四条 对被监测单位所罚款项必须按有关规定上交当地财政(其中中央部属、省属单位被罚款项上交省财政)。被处罚单位的被罚款项不得列入成本(费用)。
第十五条 被监测单位对处罚不服的,可在接到《处罚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所在地市(或省)能源利用监测工作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涉及能源标准的争议,由省能源利用监测工作仲裁委员会仲裁;其余争议,由市能源利用监测工作仲裁委员会仲裁。
能源利用监测工作仲裁委员会由省(或市)经济委员会节能管理机构负责组织。
能源利用工作仲裁委员会应在接到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裁决。
第十六条 监测人员必须严格按本办法进行监测,不得营私舞弊。违者,由当地节能管理机构视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通报的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经省经济委员会批准,取消其监测资格。

第四章 附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989年2月10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境外投资开办企业核准事项的规定

商务部


商务部令2004年第16号 《关于境外投资开办企业核准事项的规定》



  《关于境外投资开办企业核准事项的规定》已于2004年9月23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第11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部长 薄熙来
                         二00四年十月一日




关于境外投资开办企业核准事项的规定



  第一条 为促进境外投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及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国家支持和鼓励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赴境外投资开办企业。

  第三条 境外投资开办企业,是指我国企业通过新设(独资、合资、合作等)、收购、兼并、参股、注资、股权置换等方式在境外设立企业或取得既有企业所有权或管理权等权益的行为。

  第四条 商务部核准国内企业在境外投资开办企业(金融类企业除外)。商务部委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商务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核准中央企业之外的其他企业在附件所列国家投资开办企业。

  商务部将根据情况对附件所列国别适时调整并公布。

  第五条 对于国内企业在境外投资开办企业,商务部和省级商务主管部门从以下方面进行审查、核准:

  (一)国别(地区)投资环境;
  (二)国别(地区)安全状况;
  (三)投资所在国(地区)与我国的政治经济关系;
  (四)境外投资导向政策;
  (五)国别(地区)合理布局;
  (六)履行有关国际协定的义务;
  (七)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国内企业境外投资开办企业在经济、技术上是否可行,由企业自行负责。

  第六条 国内企业境外投资涉及下列情形的,不予核准:

  危害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可能导致中国政府违反所缔结的国际协定的;涉及我国禁止出口的技术和货物的;东道国政局动荡和存在重大安全问题的;与东道国或地区的法律法规或风俗相悖的;从事跨国犯罪活动的。

  第七条 核准程序

  (一)中央企业径向商务部提出申请;其他企业向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二)商务部和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收到申请材料后,对于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对于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要求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予以受理。
  (三)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应征求我驻外使(领)馆经济商务参赞处(室)的意见。中央企业径向我驻外经济商务参赞处(室)征求意见。我驻外经济商务参赞处(室)自收到征求意见函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予以回复。
  (四)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按照委托核准的权限,自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予以核准的决定;需报商务部核准的,自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进行初审,同意后上报商务部。
  (五)商务部自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予以核准的决定。
  (六)商务部和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对予以核准的,应出具书面核准决定;不予核准的,出具不予核准决定书。

  第八条 申请材料

  (一)企业提交的申请材料包括:

  1、申请书(主要内容包括开办企业的名称、注册资本、投资金额、经营范围、经营期限、组织形式、股权结构等);
  2、境外企业章程及相关协议或合同;
  3、外汇主管部门出具的境外投资外汇资金来源审查
意见(需购汇或从境内汇出外汇的);我驻外经济商务参赞处(室)的意见(仅对中央企业);
  4、国内企业营业执照以及法律法规要求具备的相关资格或资质证明;
  5、法律法规及国务院决定要求的其他文件。

 (二)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向商务部提交的材料包括:

  1、本部门初步审查意见;
  2、我驻外经济商务参赞处(室)意见;
  3、企业提交的全部申请材料。

  第九条 中央企业的申请获得核准后,由商务部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投资批准证书》(以下简称《批准证书》)。其他企业,由省级商务主管部门代发《批准证书》。
国内企业凭《批准证书》办理外汇、银行、海关、外事等相关事宜。

  第十条 获得批准的国内企业,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报送统计资料、参加境外投资联合年检和境外投资综合绩效评价;经批准开办的境外企业,在当地注册后,应将注册文件报商务部备案,并向我驻外经济商务参赞处(室)报到登记。

  第十一条 本规定第八条第(一)款申请书中所列事项发生变更,须报原核准机关核准。
  第十二条 外商投资企业境外投资开办企业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外商投资企业赴境外投资开办企业须经省级以上商务主管部门核准,其中经商务部批准的外商投资企业赴境外投资开办企业由商务部核准,其他外商投资企业赴境外投资开办企业由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核准。有关具体要求,商务部另文下发。

  第十三条 商务部运用电子政务手段实行网上申报和批准证书发放的有关办法,将另行制定下发。

  第十四条 省级商务主管部门不得向下级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委托境外投资开办企业的核准事宜及增加核准环节、申报材料和核准内容。

  第十五条 内地企业赴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投资开办企业,按有关规定办理核准。

  第十六条 此前管理办法与本规定不符的,以本规定为准。

  第十七条 本规定由商务部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商务部委托地方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核准境外投资开办企业的国家名单



商务部委托地方省级商务主管部门
核准境外投资开办企业的国家名单



洲别  国别
亚洲(38)
泰国
科威特
斯里兰卡
马尔代夫
马来西亚
巴基斯坦
土耳其
蒙古
印度
尼泊尔
乌兹别克斯坦
吉尔吉斯
亚美尼亚
菲律宾
哈萨克斯坦
韩国
土库曼斯坦
越南
老挝
塔吉克斯坦
阿联酋
阿塞拜疆
印度尼西亚
阿曼
以色列
沙特阿拉伯
黎巴嫩
柬埔寨
孟加拉国
叙利亚
也门
卡塔尔
巴林
伊朗
文莱
塞浦路斯
约旦
缅甸
欧洲(37)
瑞典
德国
法国
比利时
卢森堡
芬兰
马耳他
挪威
意大利
丹麦
荷兰
奥地利
英国
瑞士
波兰
保加利亚
匈牙利
捷克
斯洛伐克
葡萄牙
西班牙
希腊
俄罗斯
乌克兰
摩尔多瓦
白俄罗斯
阿尔巴尼亚
克罗地亚
爱沙尼亚
斯洛文尼亚
立陶宛
冰岛
罗马尼亚
南斯拉夫
马其顿
波黑
拉脱维亚
非洲(42)
加纳
埃及
摩洛哥
毛里求斯
津巴布韦
赞比亚
阿尔及利亚
加蓬
马里
利比亚
安哥拉
喀麦隆
尼日利亚
苏丹
刚果(金)
南非
佛得角
埃塞俄比亚
刚果(布)
博茨瓦纳
塞拉利昂
莫桑比克
肯尼亚
吉布提
贝宁
乌干达
毛里塔尼亚
几内亚
几内亚比绍
马达加斯加
中非
坦桑尼亚
多哥
莱索托
厄里特立亚
佛得角
赤道几内亚
塞舌尔
科摩罗
利比里亚
尼日尔
突尼斯
美洲(14)
加拿大
墨西哥
巴西
波利维亚
阿根廷
乌拉圭
厄瓜多尔
智利
秘鲁
牙买加
古巴
巴巴多斯
特立尼达多巴哥
圭亚那
大洋洲(4)
澳大利亚
新西兰
巴布亚新几内亚
斐济


德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

山东省德州市人民政府


德州市人民政府令

第13号



《德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批准,现予公布施行。



市  长 孙永春

二○○五年十月十四日



德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创建整洁、优美、文明的现代化城市,推进构建和谐社会进程,根据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山东省实施〈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德州市城市规划区内的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第三条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专业人员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德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是市政府负责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建设、公安、工商、交通、卫生、环保、规划、房管、新闻、教育等有关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协同搞好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第五条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搞好市容环境卫生的义务,并有权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进行监督、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 市容管理

  第六条 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要求,制定城市容貌标准。

  第七条 城市建筑物、构筑物应当保持外观整洁、美观,并遵守下列规定:

  (一)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讲究建筑艺术,其造型、装饰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阳台和窗户的护栏、空调设备托架、太阳能等设施的设置应当统一设计,做到整齐美观;

  (二)产权人或使用人应适时整饰、清洗或粉刷临街墙面;

  (三)主次干道两侧临街建筑物顶部、外走廊、阳台和窗外等应保持整洁,不得堆放和吊挂有碍市容的物品;

  (四)在临街建筑立面安装空调主机应做到隐蔽、规范,主机底应高于地面2.5米以上,不得影响街景,不得向人行道及路面、墙面排水。临街建筑物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必须做到规范;

  (五)主要街道两侧的单位未经批准不得设置围墙,确需设置的应选用透景围墙、栅栏或者绿篱、花坛(地)、草坪等;

  (六)对影响市容的残墙断壁、破旧房屋、构筑物等,由产权人或管理人按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及时进行修整、改造或拆除;

  (七)拆除沿街建筑物、构筑物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并及时清除垃圾。

  第八条 需改变沿街建筑物造型、开门、扒窗、搭建门厦、封闭阳台等,必须征得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根据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后,按要求限期改造装修。

  第九条 城市的市政公用设施应当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并保持设施完好整洁:

(一)城市道路应保持平坦、畅通,不得随意挖掘,出现坑凹、碎裂、破损、隆起的,应及时修复。各种井盖应保持完好、正位,出现破损、移位、丢失等,设置单位或养护维修单位应及时修复、正位或更换;

(二)道路和桥梁上设置的隔离墩、防护栏、防护墙、排水等设施应保持整洁、完好、有效。出现破旧、污损的,养护维修单位应当及时清洗、修复、更换;

  (三)对下水道、渠道、河道等,管理单位或责任单位要经常疏通,清出的污泥杂物应随时清运;

  (四)各种架空线路、交通标志、候车亭、道路铭牌标志等设施的设置应当规范、整齐、美观、完好。

  第十条 城市中的各类绿地应保持整洁、美观,其造型植物、攀缘植物和绿篱,应保持造型完整;城市的行道树应排列整齐,缺株枯死的,产权单位或责任单位应及时补植、修整。

  第十一条 严禁占用城市道路设置棚、亭。已经设置的,设置单位应限期拆除,并恢复道路原状。

  第十二条 严禁擅自占道经营和店外经营。确需设立早市、夜市、摊点群以及自行车修车点、瓜果和冷饮等摊点的,必须由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定点。未经定点的,由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取缔。

  经批准经营的摊点,设施应整洁规范,标志统一,按批准的时限和经营种类经营,并保持摊点周围容貌整洁,不得擅自改变经营地点、扩大经营场地范围。

  第十三条 严禁在城市主要道路两侧露天烧烤。露天烧烤必须在指定的范围内进行。

  第十四条 严禁在城市主要道路两侧及公共场所从事车辆清洗和维修。

  第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街道两侧和公共场地堆放物料、搭建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它设施。因建设等特殊需要,在街道两侧和公共场地临时堆放物料、搭建非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它设施的,必须经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凡临时占用城市道路的,应按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缴纳道路占用费。

  第十六条 举办大型活动需要临时占用城市道路、广场等公共场所,活动主办单位必须经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签订环境卫生责任书、缴纳卫生保证金和道路(场地)占用费后,方可占用。活动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场地,恢复原状。

  不按规定清理场地的,由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代为清理,活动主办单位承担相关费用。

  第十七条 收购废旧物品的经营者应当保持收购场所整洁,不得乱堆乱放。应当对存储场所的废旧物品采取围挡、遮盖等措施,不得影响破坏周围环境。

  第十八条 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城市夜景亮化美化实施方案,经市政府批准后执行。主干道两侧、广场、公园、重要区域的建筑物、构筑物应按规定的标准要求建设夜景照明设施。

  夜景照明和路灯照明的设置单位或管理单位,应当按规定时间开闭照明设施,加强照明设施的维护管理,做到整洁美观、使用安全。

  第十九条 城市户外广告的设置,必须符合城市容貌标准,按照《德州市城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各类经营门店应当按规定设置规范的门店字号、灯箱广告等,禁止橱窗内贴字贴画和店外摆放招牌;户外霓红灯、灯箱、电子显示牌等,应保持功能完好;户外广告、标语牌、画廊、橱窗等应保持美观,并定期维修或油饰。

  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及个体工商户的名称、字号、标志等招牌,应当规范设置,做到牢固安全、整齐美观。

  重要活动的标语、横幅的设置要符合市容观瞻要求,不得妨碍正常通行,到期应及时撤除。

  禁止在城市建筑物外墙及门窗内外、构筑物、线杆、树木、护栏或其他设施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广告;禁止在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散发广告。

  第二十条 车辆在市区内通行应按规定路线行驶,并遵守下列规定:

  (一)保持车容整洁,不得向车外抛撒废弃物;

  (二)运输液体、流体、散体或易挥发有害气体的车辆,应装载适量、密封、覆盖,防止撒漏、挥发;

  (三)尾气排放必须达到规定标准;

  (四)出租车、公交客运车辆等必须在核定的站点停靠、上下旅客、装卸行包,不得随意调头和停靠;

  (五)畜力车进入指定区域,必须配戴粪兜和清洁工具。

  第二十一条 机动车、非机动车等应在停车场或划定的停车区域整齐停放,不得在车行道、人行道和其他妨碍交通、影响环境的地点乱停、乱放。

  第二十二条 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工程施工现场的容貌和环境监督,参与工程竣工验收。

  施工单位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施工工地必须设置明显标志并围挡,围挡高度不得低于1.8米。对土堆、散料应当采取遮盖或者洒水措施;

  (二)建筑垃圾应当及时清运,日产日清,不得凌空抛撒建筑垃圾,车辆不得沾带泥土驶出施工工地;

  (三)混凝土浇注量超出规定的建设项目施工工地,应当使用预搅拌混凝土。采用现场搅拌的,必须采取防止扬尘污染措施;

  (四)拆迁造成扬尘的,应当随拆随洒水;

  (五)在道路上施工应当实行封闭式作业。施工弃土、废料必须及时清运。堆放施工弃土、散料的,应当采取洒水或者遮盖等措施防止扬尘污染;

(六)施工废水须经沉淀后方能排入下水管道,严禁施工废水冒溢;

(七)施工现场材料和机具应当堆放整齐,停工场地应当及时整理并作必要的覆盖;

  (八)竣工后要及时清理和平整场地;

  (九)进行建筑施工作业时,应当采取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并不得超过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第二十三条 在市区内存放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砂石、灰土等物料,必须采取防燃、防尘等措施。

  第二十四条 禁止在城市道路、公共场所及人口集中地段焚烧落叶、秸杆、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第三章 环境卫生管理

  第二十五条 实行环境卫生责任制。责任人应当做好责任区内清扫保洁等环境卫生工作,管理和维护环境卫生设施。

  第二十六条 市区环境卫生清扫保洁,按下列规定分工负责:

  (一)城市道路、公共厕所等公共环境卫生的卫生保洁,由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二)公路的卫生保洁,由城市交通部门负责;

  (三)机关、团体、部队及企事业单位办公、生产、经营和所属生活区域的卫生保洁,由本单位负责;

  (四)实行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的卫生保洁,由物业管理单位负责。没有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及其他居民区的卫生保洁,由其街道居委会负责。村庄内的卫生保洁,由村(居)委会负责;

  (五)火车站、汽车站、公共汽车始末站、宾馆、饭店、影剧院、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体育馆(场)、风景区、广场、公园、绿地、河道、水库等管理范围内的卫生保洁,由经营或管理单位负责;

  (六)集贸市场内卫生保洁由市场开办单位负责,工商部门协助搞好各类市场环境卫生的保洁管理;

  (七)各种摊点,由摊点经营者负责清扫保洁;

  (八)施工工地的卫生保洁由施工单位负责。尚未施工的,由建设单位负责;

  (九)经批准临时占用道路、广场等公共场所从事各种活动的,临时占用者负责占用地段及周围一定区域的清扫保洁。

  环境卫生责任人按以上规定仍不明确的,由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二十七条 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与各责任单位签订环境卫生管理责任书,与沿街门店、单位签订门前责任区环境卫生责任书。

  第二十八条 环境卫生责任单位应按有关规定和要求组织责任区的清扫保洁,保持环境卫生整洁,无暴露垃圾、粪便、污水,无污迹、渣土,及时扫雪铲冰,保持环境卫生设施的整洁、完好。对责任区内违反环境卫生管理的行为,责任单位应及时劝阻、制止,并向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九条 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环境卫生责任单位责任区内环境卫生的监督和指导,建立环境卫生责任考评制度,定期组织检查。

  第三十条 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城市垃圾实行统一管理,垃圾的收集、清运和处理按照《德州市城市垃圾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一条 鼓励单位和个人兴办城市环境卫生保洁、清运、垃圾处理等专业化服务企业,逐步实行社会化服务。

  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划分公共环境卫生保洁区域,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通过招投标等择优选择环境卫生专业企业承担公共环境卫生保洁作业。

  第三十二条 医院、疗养院、屠宰场、生物制品厂产生的废弃物,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三条 公民应当爱护公共卫生环境,不随地吐痰、便溺,不乱扔果皮、纸屑和烟头等废弃物。

  第三十四条 市区内禁止饲养家畜家禽,因科研、教学以及其他特殊情况需要饲养畜禽的,须经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四章 环卫设施建设与管理

  第三十五条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共同编制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经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三十六条 环境卫生设施的选址定点工作由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规划、国土资源、环保等部门确定。

  第三十七条 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和管理,按下列规定分工负责:

  (一)生活垃圾处理场、粪便处理场建设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规划要求统一负责;

  (二)垃圾转运站、公共厕所建设和道路两侧公共垃圾容器设置,由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三)火车站、汽车站、集贸市场、住宅小区、广场、公园、风景点、文化体育场所等公共场所以及单位内的公厕、垃圾容器等环境卫生设施,由管理单位或产权单位按规划要求负责修建和管理。

  第三十八条 工程建设项目配套的环境卫生设施建设费用,应当按适当比例列入建设项目总投资。

  第三十九条 严禁单位或个人私设垃圾、粪便中转站(点)。

  第四十条 经规划部门批准定点建设的环境卫生设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碍施工。建成后,不得擅自改变设施的用途。确需改变的,必须征得原批准机关同意。

  环境卫生设施应与其他工程项目配套建设,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并符合国家规定的城市环境卫生标准。

  第四十一条 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城市居住人口密度和流动人口数量以及公共场所等特定区域的需要,制定公共厕所建设规划。

  城市公厕的建设和管理按《德州市城市公厕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或擅自拆除环境卫生设施。因建设确需拆除的,必须经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同意,并按原规模予以易地补建或按有关规定给予等量补偿。

  

第五章 罚 则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交通部《道路运输行政处罚规定》、国家工商总局《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山东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山东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山东省实施〈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办法》、《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以及《德州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暂行规定》有关内容予以处罚。

  第四十四条 侮辱、殴打市容环境卫生工作人员或阻挠其执行公务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

第四十五条 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六条 当事人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履行行政处罚决定。逾期未履行的,由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七条 本办法未涉及的规定,按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及《山东省实施〈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98年7月14日德州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德州市市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废止。